华体会手机版官网(中国)有限公司
The 6TH IMMUNO-ONCOLOGY CO-DEVELOPMENT CONFERENCE
ICDC 2023
会议介绍
《ICDC2023-第六届肿瘤免疫治疗合作峰会》将于2023年8月24-25日在上海与大家重新相聚。本次峰会预计参会规模1500人,共有免疫治疗,伴随诊断,液体活检MRD, 药物技术创新四大平行分论坛。更高质量、更高层次紧抓肿瘤免疫治疗的最新风向标,聚焦新一代肿瘤免疫2.0开发、探究免疫肿瘤学背景下的生物标志物开发及验证,加速转化医学落地,共同探讨新药研发过程中的多组学,单细胞,类器官,AI,液体活检等创新技术平台。
会议信息
会议时间:2023年8月24-25日
会议地点:上海宝华万豪酒店
展位号:B10
展位示图
展品展示
会议日程
A
免疫治疗分会场
Immuno-Therapy
Biomarker Spatial Omics
随着免疫治疗的日益发展,以及以PD-1.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众多本土创新药企的商业化的成功,药企将目光逐渐放到一些创新的领域,如细胞治疗,创新靶点,不可成药机制,以及合成致死等等。本次分论坛将聚焦免疫治疗2.0的新方向,以PD-1/L1为基石的联合用药,克服耐药性挑战,同时利用空间组学等挖掘更多的Biomarker,深刻肿瘤免疫微环境及相应作用机制。
A1
8月24日上午
肿瘤免疫2.0:靶点、联合用药及耐药性挑战
09:00
全方位肿瘤免疫生物标志物研究助力靶点发现与创新
华奥泰,首席科学官,占一帆
09:30
高效低毒双抗构建新策略:多个新型双抗案例分享
三生国健,研发副总裁,黄浩旻
10:00
靶向肿瘤微环境与抗肿瘤药物发现
艾美斐生物,CEO,范国煌
10:30
茶歇及商务交流
10:50
肿瘤免疫调节激动抗体疗法的创新研发
免疫方舟,CEO,高新
11:10~11:50
圆桌讨论:
·肿瘤免疫疗法的挑战与机会
·如何增加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疗法的临床前及临床收益
·创新与合作加速基础研究转化,克服耐药性
圆桌嘉宾:
华奥泰生物,首席科学官,占一帆
艾美斐,CEO,范国煌
华东医药,首席科学官&创新药全球研发总经理,刘东舟
免疫方舟,创始人&CEO,高新
济煜医药,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总经理,张莹
11:50
自助午餐及商务交流
A2
8月24日下午
免疫肿瘤学组合背景下的生物标志物
14:00
ADC药物早期临床开发阶段生物标记物的探索和讨论
宜联生物,资深副总裁,徐健
14:30
组织到血液,病理到机理,生物标志物驱动肿瘤免疫临床实验
佰诺全景,产品经理,郑健健
15:00
临床生物标志物值得做吗?
新景智源,转化医学副总裁,蒋群锋
15:30
茶歇及商务交流
15:50
基于单细胞高维蛋白质组学的肿瘤标志物挖掘&肿瘤免疫深度剖析
普罗亭,技术总监,季庆华
16:20
肿瘤免疫治疗创新型生物标志物转化医学研究策略
裕策生物创始合伙人,转化医学部总监,王佳茜
16:50
生物标志物助力IO药物开发
复宏汉霖,生物标志物负责人,凌晨
17:20-18:00
圆桌讨论:
·如何开发预测性癌症生物标志物
·创新疗法的生物标志物开发,如细胞治疗,ADC药物
·提高预测性生物标志物在临床开发及设计中的成功率
圆桌嘉宾:
宜联生物,资深副总裁,徐健
新景智源,转化医学副总裁,蒋群锋
珃诺生物,转化医学总监,王嵘
徕博科Labcorp,中心实验室亚太区总经理,金凡
A3
8月25日上午
不可成药及合成致死聚焦
09:00
应用肿瘤组织特异的PROTAC降解“不可成药”靶点
奥瑞药业,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官,杨光
09:30
合成致死效应在肿瘤精准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及生物标志物选择
普瑞基准,高级医学总监,董宇
10:00
RAS通路靶向癌症治疗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加科思,临床前研发执行副总裁,龙伟
10:30
茶歇及商务交流
10:50
肿瘤治疗合成致死靶点的全基因组CRISPR筛选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卓越创新中心、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研究员,姜海
11:20-12:00
圆桌讨论:
·如何克服PARP抑制剂的耐药性
·合成致死未来的机会
·不可成药靶点的潜力,KRAS是否能成为肿瘤治疗大单品
圆桌嘉宾:
奥瑞药业,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官,杨光
加科思,临床前研发执行副总裁,龙伟
德睿智药,联合创始人,张龙
同诺康医药,创始人,董事长,樊后兴
英派药业,常务副总裁&首席医学官,谢志逸
12:00
自助午餐及商务交流
A4
8月25日下午
空间组学与肿瘤微环境
14:00
空间组学在肿瘤空间免疫微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课题组组长,研究员,叶幼琼
14:30
组织微环境空间表型分析赋能精准医学研究
菲诺维康,创始人兼CEO,李杨
15:00
肿瘤微环境中的巨噬细胞新靶点发现与开发
美赛生物,创始人兼CEO,袁红
15:30
亲合力TMEA原创技术及新型药物研发
亲合力,创始人,CEO/CO-CMO,刘辰
16:00
会议结束
B
伴随诊断分会场
Companion Diagnostic
Regulatory Rare Genetic Diseases
2022年整体医药市场下行,越来越多的生物制药公司开始收缩管线,聚焦有真正临床价值的产品。同时CMDE早期颁布的以生物标志物指导抗肿瘤药物的临床研发,原创药物的伴随诊断产品开发指导原则,也越来越受到生物制药公司的重视。FDA更是有非动物临床试验,以及“一药多伴随:最低性能标准”的动态。本分论坛将聚焦伴随诊断产品审批及监管,新药伴随诊断共同开发,肿瘤新药差异化开发策略,罕见病及遗传性疾病的转化医学进行探讨。为治疗和诊断嫁接牢固桥梁,从源头上加强基础转化,助力药物研发实力升级。
B1
8月24日上午
伴随诊断法规及商业化:MNC专场
09:00
肿瘤基因检测产品的创新及准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实验诊断中心,教授,康熙雄
09:30
伴随诊断赋能新药研发全流程
安必平,药企服务与伴随诊断事业群研发总监,朱俊轩
10:00
病理学伴随诊断全球开发策略及实践分享
徕博科 Labcorp,洛杉矶解剖病理学与组织学卓越中心负责人,高级病理学家,Chang-Jun Yue
10:30
茶歇及商务交流
10:50
以终为始 - 伴随诊断赋能精准医疗
罗氏制药,医学总监,陈墨
11:20
从LDT到IVD,肿瘤伴随诊断实施策略
泰格捷通,IVD总监,张勇琴
11:50~12:30
圆桌讨论:
·中美伴随诊断产品的最新审评趋势
·最低性能标准对伴随诊断产品的冲击
·肿瘤临床转化医学开发的挑战
圆桌嘉宾:
罗氏制药,医学总监,陈墨
齐鲁制药,高级总监,俞欣文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教授,张玉慧
德昇济,执行总监,芮浩鹏
12:10~14:00
自助午餐及商务交流
B2
8月24日下午
伴随诊断共同开发2.0时代
14:00
新药研发与伴随诊断共同开发策略
齐鲁制药,高级总监,俞欣文
14:30
从FDA指南看MRD在临床试验中的应用
华大基因,药企业务负责人,吴惠子
15:00
药物临床研究中伴随诊断的价值及实践分享--基石药业5项案例剖析
基石药业,分子诊断研究总监,部门负责人,叶志金
15:30
茶歇及商务交流
15:50
基于转化医学理念的肿瘤创新药物研发
德昇济,执行总监,芮浩鹏
16:20
液体活检助力新药研发
海普洛斯,药企技术服务专家&运营总监,胡珑于
16:50
Strengthening Integration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Strategy in Early Phase Oncology
Drug Development
岸迈生物,转化医学总监,董丽琴
B3
8月25日上午
肿瘤新药差异化研发策略:本土创新突围
09:00
肿瘤免疫小分子创新药的全球临床差异化开发布局
和誉医药,CMO,嵇靖
09:30
液体活检伴随诊断全球趋势和考虑因素
Guardant Health,Director,Biopharma,Vafa Amirkia
10:00
题目待定
国家肝癌科学中心PI,卫立辛
10:30
茶歇及商务交流
10:50
靶向癌症驱动基因抗癌新药研发
志健金瑞,首席执行官,王玉珣
11:20
转化医学驱动小分子抗肿瘤药物研发
捷思英达,研发VP,张蕾
11:50
自助午餐及商务交流
B4
8月25日下午
罕见病和遗传性疾病转化医学专场
14:00
Non-viral Vector Based Gene Writing for Cell and Gene therapy
精缮科技,CTO,樊辉
14:30
生物标志物在罕见病药物开发中的作用
北海康成,临床开发运营副总裁,李萍
15:00
会议结束
C
液体活检MRD分会场
Clinical Application
MRD Strategy
Pan-Cancer Screening
随着液体活检的技术以及临床应用的不断迭代发展,MRD产品逐渐赢得大众视野的关注。与此同时,各种肿瘤检测产品也纷纷积累了真实世界的数据以反补药物开发及动态肿瘤监控。本分论坛将聚焦液体活检临床转化,MRD产品开发策略以及在全生命周期肿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探索。同时也将对比不同技术路径的早筛产品开发以及单癌种VS泛癌种对比。
C1
8月24日上午
液体活检临床进展
09:00
基于血小板亚细胞结构超分辨荧光成像的肿瘤液体活检方法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教授,张玉慧
09:30
miRNA液体活检在肿瘤早筛早诊中的研究
深圳市人民医院,转化医学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李富荣
10:00
实体肿瘤对系统免疫的影响及基于外周免疫状态的肿瘤早诊策略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章琦
10:30
茶歇及商务交流
10:50
基于微流控技术在肿瘤液体活检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毛红菊
11:20
液体活检助力肿瘤免疫治疗
上海市肺科医院,主任医师,苏春霞
11:50
自助午餐及商务交流
C2
8月24日下午
MRD临床应用价值探索
14:00
MRD在肝胆胰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基因诊断中心主任,姜艳芳
14:30
个性化定制MRD助力药物研究
真固生物,副总经理,营销部总经理,王菁
15:00
ctDNA甲基化监测肠癌术后分子残留病灶(MRD)的研究进展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科主任医师,蔡国响
15:30
茶歇及商务交流
15:50
ctDNA-MRD检测在药物研发的应用
臻和生物,医学战略总监,俞继渭
16:20
MRD在急性淋巴细胞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主任医师,张丽
16:50
多发性骨髓瘤的 MRD 评估:进展和挑战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傅琤琤
17:20~18:00
圆桌讨论:
·MRD临床价值再探索
·肿瘤进展评估的挑战:MRD技术的未来?
圆桌嘉宾: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基因诊断中心主任,姜艳芳
真固生物,副总经理,王菁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主任医师,张丽
C3
8月25日上午
MRD产品开发策略
09:00
液体活检在消化道肿瘤诊治中的应用
温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陈锦飞
09:30
多中心、前瞻性研究中,晚期NSCLC一线免疫联合化疗的疗效、预后分子标志物初探
求臻医学,首席医学官,王东亮
10:00
IDT MRD测序全流程解决方案
IDT埃德特 ,产品经理 ,刘名
10:30
多发性骨髓瘤MRD的检测及其临床应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血液科主任,侯健
11:00
会议结束
D
药物研发创新分会场
Technology Innovation
Multi-Omics, AI
Organoid, Pathology
创新技术进展越来越赋能药物研发,单细胞多组学分析,类器官,高通量药物筛选,化合物合成,人工智能,分子病理等等。现在创新Biotech的竞争已经逐步跨越至药物开发平台的竞争。如何搭建和部署这些创新的技术,推动临床转化以及加速临床进程成为了Biotech以及Biopharma的重中之重。本分论坛我们将聚焦这些创新技术以及案列分享,探讨创新技术的平台,工具,转化。
D1
8月24日上午
单细胞与多组学
09:00
精准肿瘤学的新视野 - 蛋白质组学
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方雷
09:30
AI+Omics驱动的转化医学新范式
普瑞基准,生物信息学首席科学家,彭鑫鑫
10:00
基因转录组学揭示胰腺癌特异分子靶标及其临床应用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中心实验室,PI,汪进
10:30
茶歇及商务交流
10:50
质谱成像空间多组学新技术与肿瘤代谢微环境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贺玖明
11:20
用于肿瘤个性化医疗的智能成像空间多组学技术和平台
清华大学,副研究员,高军涛
11:50
高通量单细胞和单细菌RNA测序技术的开发及应用
浙江大学,研究员,王永成
12:20-13:00
圆桌讨论:
·如何整合多组学,提高病人获益
·多组学数据分析及药物耐药机制研究
·多组学数据模型开发挑战
圆桌嘉宾: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中心实验室主任,PI,汪进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贺玖明
清华大学,副研究员,高军涛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丁显廷
13:00
自助午餐及商务交流
D2
8月24日下午
创新技术加速早期临床转化
14:00
生物制药创新技术新趋势
埃格林医药,首席执行官,杜新
14:30
高转移乳腺癌系列研究的临床实践和研究开发
上海科技大学&上海临床医学中心病理科,教授&科主任,付丽
15:00
病理新技术加速新药研发
迈新生物,首席医学官 ,钱瑾
15:30
茶歇及商务交流
15:50
《类器官药物敏感性检测指导肿瘤精准治疗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解读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科主任,王树滨
16:20
类器官模型在肿瘤免疫治疗药物开发中的应用
艾名医学,COO,周轶
16:50
单细胞蛋白检测技术及临床应用
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丁显廷
D3
8月25日上午
AI与药物发现
09:00
人工智能驱动肿瘤个体化免疫治疗
纽安津,联合创始人、总经理,莫凡
09:30
AI能否破局小分子新药研发?
宇耀生物,AI部门负责人,曾理
10:00
Turning "AI for Omics" into precision therapy
同济大学,教授,刘琦
10:30
基于二硫键的肿瘤免疫治疗药物改造
志道生物,蛋白质工程部高级总监,高翔
11:20
会议结束
*具体会议日程以现场为准
关于厚泽 华体会手机版官网(中国)有限公司于2013年成立,是一家集科学仪器、耗材、试剂的销售、推广和售后服务为一体的高科技生物企业。公司成立之初,致力推广NGS质检的国产化仪器——Qsep全自动核酸蛋白分析系统,后与中国台湾光鼎在江苏成立合资公司江苏光鼎,完成了NGS质检仪器国产化生产。又先后与多个著名生物技术产品制造商达成合作,提高了代理产品丰富度,建立了完整的产品体系与服务体系。 公司主要代理的品牌及产品包括: 1. Qsep系列全自动核酸蛋白分析系统 2. INB-D200 生物标志物检测分析仪 3. iCATCHER 12全自动核酸提取仪 4. Lightbench®全自动核酸电泳分析回收系统 5. EzMate自动移液工作站 6. EzDrop 1000C超微量分光光度计 7. CS系列非接触式聚焦超声样本系统 欢迎联系我们 电话: 0571-81060645 Email: hz@houzebio.com